律师

电话:138-4432-4085

文章

饮酒后开启“自动驾驶” 出了事故算谁的责任?

作者:延边律师时间:2024年12月11日

近日,网上一则视频显示,交警例行查酒驾时拦下了一辆“无人”驾驶汽车,主驾座位没人,副驾座位上的人酩酊大醉。喝酒不开车,这位司机也确实没“开车”……经查,司机因喝酒不能开车,于是他的朋友便用手机将汽车设置了自动驾驶模式。

然而,无人驾驶真能“无人”吗?一旦发生交通事故,谁担责?

自动驾驶也分级,不同级别有何区别?无人驾驶、自动驾驶到底有啥区别?

饮酒后开启“自动驾驶” 出了事故算谁的责任?

按照我国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标准,汽车智能驾驶共有0至5六个级别。

3级是分界线,以下为辅助驾驶,以上为自动驾驶。

4级意味着在绝大部分场景下,车辆可实现自动驾驶,但是在极端情况下需要人类干预。

5级是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实现自动驾驶,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。

无人驾驶真能“无人”吗?

2023年12月,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《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其中提到,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、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自动驾驶汽车,应随车配备1名驾驶员或运行安全保障人员(以下统称“安全员”); 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自动驾驶汽车,原则上随车配备安全员; 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的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、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应随车配备1名安全员; 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经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,在指定的区域运营时可使用远程安全员,远程安全员人车比不得低于1∶3。

此外 《指南》中对安全员作出相应要求

· 安全员应当接受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所从事相关运输业务培训,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、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操作技能,熟知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线路情况,具备紧急状态下接管车辆等应急处置能力。

· 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变更或更新升级后,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要及时加强对安全员在岗培训,确保其及时掌握新功能、新技术、新要求。

· 安全员应符合交通运输领域从业人员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,取得相应业务类别的从业资格。

《指南》中不仅对人作出规定,也对自动驾驶汽车有要求。

首先应在车身以醒目图案、文字或颜色标识,明确向其他交通参与者告知其自动驾驶身份。

其次,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、出租汽车客运、道路旅客运输的经营者,应通过播放视频或张贴标识等方式,向乘客告知:①车辆自动驾驶功能;安全乘车知识;安全设施使用方法;紧急逃生方法等事项。

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责任谁担?

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发生事故,没有“司机”,责任应该由谁承担?

2024年6月,北京市经信局就《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对外征求意见,其中提到,自动驾驶汽车上道路行驶期间,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,由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和认定:

①车内有驾驶人的,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。

②车内无驾驶人的,对车辆所有人、管理人进行处理。

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《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》规定:

①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,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情形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,事故造成损害,且责任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的,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。

②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,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情形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车辆所有人、管理人进行处理,事故造成损害,且责任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的,由车辆所有人、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。

@司机朋友,喝酒不开车,开车不喝酒,即使是无人驾驶,也需要有人监督其行驶安全。

   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相关推荐:

>
律师头像

联系律师

延边律师:韩继强律师

律师电话:138-4432-4085

执业证号:12224200810313186

执业律所:吉林华耀律师事务所

律所地址: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誉文街41-1号

专业领域:刑事辩护、婚姻家庭、合同纠纷、房产纠纷、公司法务、劳动工伤

在线咨询

律师微信

律师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