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作者:延边律师时间:2024年08月22日
近日,浙江省东阳市居民何女士与某电子商务商行因劳动报酬产生纠纷。经仲裁院庭前调解,企业同意支付何女土劳动报酬。
近年来,东阳市创新调解模式,建设新就业形态调解组织20家,为230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劳动关系纠纷238万元,织牢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网。
建强调解组织 建立一站式调解机构
东阳建立商(协)会、企业调解组织,按照机构、制度、场地、人员、经费、台账“六到位”的要求,在新就业形态行业电子商务协会、影视行业、网约送餐行业建立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,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地维权提供方便。
同时,东阳市梳理各部门职能、整合各类调解资源,集人社、法院、公安、司法、总工会、工商联、企业联合会等部门工作力量,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,着力打造新就业形态纠纷一站式接收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模式,帮助劳动者维权走对门、少跑路,降低调解门槛。
拓宽化解渠道 发挥商(协)会天然优势
“商(协)会是联系政府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,‘仲裁+商(协)会’调解模式可以发挥商(协)会调解组织熟悉行业特点、业务熟、政策熟、关系熟等天然的优势。”东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近年来,东阳市积极推动在企业内部以协商方式解决矛盾纠纷,缩短员工维权周期。
东阳市建立“仲裁+商(协)会”的调解模式,加强仲裁机构与商(协)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。此外,东阳市仲裁院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速裁庭,采取容缺受理、引导调解结案、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以及落实终局裁决等方式,有效审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议案件。
深化普法服务 提升法律知晓度
“多亏仲裁员的宣传,我才知道规章制度不完善会面临这么多法律风险。”近日,某企业负责人刘女士说。东阳市仲裁院骨干仲裁员“开工第一课”劳动法律法规培训走进东阳市木雕小镇,针对企业常见的用工问题进行讲解。
东阳市新就业形态商(协)会调解组织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用工管理、权益保障案例宣讲、普法讲座,及时宣传劳动法律法规政策,普及规范用工知识。同时,新就业形态多元化解中心利用微信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,发布“以案说法”推文390篇,举办规范用工培训103场,法律法规宣传278场次。
此外,东阳市开展法律援助活动,建立法律顾问团,以仲裁员分片联系制度为基础,将专兼职仲裁员根据片区划分,担任片区内新就业形态调解组织的法律顾问,一对一解答调解过程中的法律难题。
相关推荐:
>延边律师:韩继强律师
律师电话:138-4432-4085
执业证号:12224200810313186
执业律所:吉林华耀律师事务所
律所地址: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誉文街41-1号
专业领域:刑事辩护、婚姻家庭、合同纠纷、房产纠纷、公司法务、劳动工伤